各縣(市)民政局、財政局、殘疾人聯合會:
為貫徹落實《民政部 財政部 中國殘聯關于進一步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民發〔2021〕70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川府發〔2022〕9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提升我州殘疾人社會福利保障水平,擴大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面,經州政府批準,從2022年8月1日起,全州建立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以下簡稱護理補貼),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補貼對象和標準
護理補貼對象為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殘疾等級為三級或四級、殘疾類別為智力或精神殘疾(包括多重殘疾中的智力或精神)的涼山州戶籍殘疾人。
補貼標準2022年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執行;從2023年起,參照《關于提高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的通知》(涼民發〔2022〕17號)提高補貼標準,每年增加10元/月,到2025年達到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
二、資金來源
發放護理補貼所需資金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安排,由州、縣(市)財政共同分擔,州級財政按照各縣(市)年度分月實際發放人數和標準計算金額的50%補助縣(市),各縣(市)財政承擔其余50%資金。
三、申領發放程序
(一)自愿申請。由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受理窗口提交書面申請。殘疾人的法定監護人,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所在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委托人可以代為辦理申請事宜。申請護理補貼的殘疾人應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二)逐級審核。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受理申請并進行初審。初審合格材料報縣(市)級殘聯審核,縣(市)級殘聯審核后報縣(市)級民政部門審定,縣(市)級民政部門審定合格后,在鄉鎮(街道)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報縣(市)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
(三)補貼發放。資格審定合格的殘疾人自遞交申請當月起計發護理補貼。補貼資金由民政部門通過“一卡通”發放到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停止發放護理補貼:
1.殘疾人死亡的;2.殘疾人戶籍遷出本州的;3.申請材料弄虛作假的;4.其他不符合發放條件的。
四、政策銜接
已出臺相關殘疾人護理補貼提標擴面實施辦法的縣(市),請按照當地現行實施辦法繼續執行,超過州統一標準和人員范圍的資金由各縣(市)自行解決,并由民政部門負責護理補貼發放工作。
既符合殘疾人護理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殘、離休等護理補貼(津貼)條件的殘疾人,可擇高申領其中一類護理補貼(津貼)。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可享受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護理補貼。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護理補貼不計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保障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
各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殘聯和民政部門在審核申請材料時,要審核有關政策的銜接情況。對不符合以上政策銜接要求的,應審定為不合格,并向申請人說明原因。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協作。建立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是我州重要的殘疾人民生實事,各地民政部門和殘聯要積極對接、加強協作,做好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的審定、補貼發放和監督管理工作,并指導鄉鎮(街道)做好補貼的受理、初審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強資金保障,及時足額安排殘疾人護理補貼資金及必要工作經費。要充分利用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的申請、審核、發放、查詢、統計分析、數據監測等功能,做到應發盡發、應退盡退。
(二)嚴格監管。各地要在每年第一季度公示上年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金發放使用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財政、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出現擠占、挪用、套取補貼資金等違法違規現象。要及時調查處理殘疾人及其他群眾的投訴建議,切實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三)完善檔案。各地民政部門要加強殘疾人護理補貼的檔案管理工作,建立補貼對象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做到信息完整、手續完善、材料齊全。
(四)廣泛宣傳。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護理補貼是對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進一步擴面,各地民政部門和殘聯要統籌指導基層開展宣傳工作,要采用靈活多樣形式宣傳解讀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使殘疾人及其家屬了解政策內容和申領要求,協助殘疾人便捷辦理相關手續。
附件:涼山州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護理費用補貼申
請審批表
涼山州民政局 涼山州財政局
涼山州殘疾人聯合會
2022年6月17日
附件
涼山州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
護理費用補貼申請審批表
申請人(或監護人):
姓 名 |
| 性 別 |
| 出生年月 |
| 戶籍 類別 | 城鎮□ 農村□ |
家庭人口 |
| 殘疾 類別 |
| 殘疾 等級 |
|
身份證號 |
| 第二代殘疾證號 |
|
自理能力 | 基本自理□ 需要一般護理□ 需要長期護理□ |
開戶銀行 |
| 銀行 卡號 |
|
戶籍地址 | 市(州) 縣(市、區) 鄉鎮(街道) 村(社區) |
家庭住址 | 市(州) 縣(市、區) 鄉鎮(街道) 村(社區) |
聯系電話 | 座機: 手機: |